青海省民营企业“百企兴百村”行动作为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21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广泛动员引导全省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百企兴百村”行动。经过一年的努力,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据统计,全省现有109家企业与306个村集体建立村企共建模式,组织实施经营类和公益类项目132个。其中112个产业项目已全部纳入县级实验体系项目库,投入资金23亿元,惠及农牧民7.6万人。行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贯彻落实全省民营企业“百企兴百村”行动启动大会精神,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并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全面安排部署相关工作,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目前,全省8个市州、34个县区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及相关机构,8个市州已全部召开“百企兴百村”行动启动大会,教育引导广大民营企业提高政治站位,践行“先富帮后富”的历史使命,切实增强开展“百企兴百村”行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接续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各相关部门全力推进,全省上下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二是深入调研,明确任务。为了实现从“帮”到“兴”的思路转变,准确把握开展“百企兴百村”行动的方法路径,抓好着力点,找准结合点,提升增长点,全省民营企业“百企兴百村”行动领导小组通过开展以15个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重点的乡村振兴专项调研,全面谋划和研究探索“百企兴百村”行动全面推进和纵深发展的形式和路径,完成了《民营企业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作用情况的分析报告》,制定印发《“百企兴百村”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同时,依托全国民营企业“万企兴万村”台账系统新项目的录入和管理工作,推进我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台账和数据的有效对接,精确统计“百企兴百村”行动相关数据,为“百企兴百村”行动全面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专项带动,全面推进。以专项工作带动整体工作的全面提升,着力推进以“百企兴百村”行动实验项目体系建设,倾斜支持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专项工作、回报家乡专项行动、“金融服务进民企”专项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体系三专项”工作。在实验项目体系建设方面,各县已完成实验项目的评审认定,初步建立了县级实验项目库,涉及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民族手工业等多种行业及领域,初步形成了民营企业和村集体合作共建、互惠共赢的新格局。在倾斜帮扶重点帮扶县方面,省乡村振兴局和省工商联积极对接江苏省发改委、乡村振兴局、工商联等部门,依托东西部协作和援青省市工商联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动员江苏省48家民营企业、省内24家民营企业在特色种养殖、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支持合作、消费采购、公益慈善等多方面参与1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帮扶。在回报家乡专项行动方面,积极引导省外青海籍企业家和经济能人返乡创业,充分发挥他们“熟乡情、有乡情”的优势,投身家乡的乡村振兴。如,浙江青海商会、湖北青海商会、湖南青海商会积极发挥商会平台作用,签订2022年消费帮扶采购计划1.5亿元,目前任务已完成过半;湖南省青海商会推荐中原华大农业有限公司在德令哈市成功试种小米谷种1000余亩,并将在海西州全面推广谷子青贮种植产业项目。还有很多返乡创业的优秀企业家,如海东市的韩文林、黄南州的才项多杰、海南州的喇海青、海北州的才太加等一批企业家成为回乡创业、带动百姓致富的典范。
四是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行动领导小组始终把凝聚共识融入到行动开展全过程,聚焦金融、科技支持等重点难点问题精准发力,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能任务积极组织推进,汇聚起了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省委农办制定出台《2021年省委一号文件》和《青海省关于全国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若干措施》等重要政策措施,从政策层面支持保障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省工信厅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重点支持地毯、青稞、牛羊肉、乳制品等特色生态产业,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标准,加大技术改造和提升工业技术水平;省农业农村厅投入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2.5亿元,支持4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50家农牧业合作社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省乡村振兴局积极引进东西部协作地区和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参与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省文旅厅制定出台《乡村文化旅游建设指南》,下达专项引导资金和企业奖励资金等1.23亿元,扶持培育乡村旅游、非遗传承领域的重点企业和合作社组织,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省人社厅组织实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切实解决技能人才短缺、劳动力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省农发行切实履行农业政策性银行支农新任务,实现特色产业贷款全覆盖;省农行通过“联企兴村贷”等金融模式向省工商联推荐的38家民营企业贷款5.86亿元;省农信社将96%的贷款投向涉农小微领域,为广大的农牧区市场注入了强大的金融活力。省工商联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单位,及时谋划工作重点,制定行动方案,做好各成员单位间统筹协调,稳步推进行动的全面开展。各市州领导小组通过政银企座谈会、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直面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有效帮助企业降本纾困,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如,海东市积极协调农行海东分行,与40多家民企达成贷款意向2.07亿元;黄南州协调州农发行为14家民企发放贷款6.5亿元,州农行为近30家民企发放贷款0.75亿元。
下一步,“百企兴百村”行动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乡村振兴安排部署及“百企兴百村”行动推进会会议精神,在市场主体培育、政策服务保障、台账建设、总结表彰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推进行动走深走实。